找到相关内容3751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僧教育之宗旨、目标与施实原则

    足僧伽形象与情操的,试想:天天在和那些以排除“信仰因素”为基本态度的学者和同学在一起,他们所关心、注重和讨论的会是什么?而他汲汲营营所从事与追求的,也都是世俗学术上的“创见”(少修未证的凡夫佛法创见,...深刻与全面化罢了。  学院式集体教学,可以省去很多人力上的浪费,并藉著同学的互动,增上学习的效果;而师徒制则可以满足个别的修学差异,并透过身教的默化达到道业的如实增长,这两者可说各有特长,各有时机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3367639.html
  • 山东东平境内北朝摩崖刻经及相关问题的探讨

    来说,南方还算是佛教净土,如“京师杨化寺释法楷传”中载:“及齐法俱亡,南避淮表寿山之阳”○36。“彭城崇圣道场释靖嵩传”中“俄属周武屏除,释门离溃。遂与同学法贵、灵偘等三百余僧浙北徂南,达于江左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5467657.html
  • 神会与《坛经》——评《胡适禅宗史》的一个重要问题

    末已说到法海传同学道璨,道璨传门人曹溪山悟真。到了慧能再传弟子,至少也是慧能去世后三十年顷,还只说到立碑,没有说别的。神会及神会门下的传说,就大为不同了。如《神会语录》(石井本)说:  至开元七年,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73667738.html
  • 出家因缘(传喜法师自述)

    这个生命的问题。 直到我读书的时候,我们同学还问:我们以后长大了,说说看都愿意做什么?我当时就说:我以后愿意云游天下。当时我这个云游天下的概念,并不是说要出家,不知道出家。因为我家里附近,...

    传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667892.html
  • 弘一大师:以戒为师、砥砺僧格的典范

    众生拔除苦难,与一切众生真实快乐,并且方便度化他们入无上解脱之道。弘一法师常以“菩萨四摄行”——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与他人和一切有情相处,以无我之心利益众生。他于1929年10月为闽南佛学院同学自撰...

    刘泽亮 贾应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1867989.html
  • 十九世纪末期中日佛教交流史的研究

    及樱部建(《真宗教学研究》第2号,真宗同学会1978·11)P.15.vi 水野梅晓《支那佛教近世史的研究》(支那时报社1925)P.58.vii 陈继东:《清末佛教之研究----以杨文会为中心---...

    李贺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3768001.html
  • “成佛之道”读后──台语念谣创作解说(下)

    坚持不再杀害生命;这样,他确实是做到了──不杀生,其他做不好的事情,并不能否定他做对的这件事──素食又护生。比如说,一个学生数学考40分,就认为他平日乐于帮助同学,是没有用的,是不对的;我们只能说,...

    杨添振·吴美满撰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65168445.html
  • 印顺导师“人间佛教思想”之实践——以妙心寺为例(上)

    但是一直   延长到11点多,还欲罢不能,对于同学们任何的提问,师父也都能一一回答。21   这次的演讲,让黄雪珠留下深刻的印象,并与未去听讲的王松助分享22。后来,传道1996年至1999年连续四...

    释传道、伍丽满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3268588.html
  • 新罗僧与唐佛教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。玄奘在西行求法前,也曾就学于常、辩二师,所以与圆测原是同学。贞观中,圆测正式受度,住京元法寺。遍览有部和《成实》等论,及古今章疏。及至玄奘回国(645),圆测即参与译场。显庆元年(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15468674.html
  • 僧肇般若学与王弼易学

    儒家价值理想的人格是“圣人”,佛教价值理想就是“成佛”。涅槃佛性学说,是同为鸠摩罗什门下的僧肇的同学,当时另一位杰出思想家竺道生所创立的。竺道生佛性说,与僧肇般若学“真空妙有”思想直接相关。而僧肇此一...融会妙有,将扫相而说无我之般若,转为示有而论真我之涅槃,终于而为佛学中国化之思想奠基。   僧肇般若学发展至此,实已使真空与妙有无间。顺便提一下,僧肇的同学,后被誉为中土“涅槃圣”的竺道生的思惟方法论,...

    王仲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84268793.html